【行業動態】精準發力 精心服務 奏響扶小微助“三農”協奏曲——湖北省再擔保集團支持穩企業保就業紀實
發布時間:2021-03-01 08:37
“貸款到位,讓我們不用為采購訂貨的資金發愁了。”2020年11月30日,恩施萊杰建材獲得恩施興福村鎮銀行發放的30萬元貸款,由恩施政信擔保公司提供融資擔保,省再擔保集團提供再擔保。這是恩施高新區發放的首筆新型政銀擔貸款,緩解了商戶因疫情、洪澇災害導致的經營困難、資金緊張。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湖北省作為疫情“風暴”中心,不少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面臨如何穿越“生死線”的大考。在危急時刻,湖北省融資再擔保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北省再擔保集團”)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抗擊疫情的部署,精準發力,精心服務,不斷增強再擔保體系為小微企業和“三農”等市場主體提供金融服務的承載能力,助力疫情防控和疫后重振。疫情期間,湖北省再擔保集團先后印發《關于充分發揮融資擔保作用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關于進一步發揮融資擔保作用支持復工復產和經濟平穩運行的實施方案》等文件,及時推出了“再擔抗疫貸”“再擔增援貸”等專項產品,適度提高風險容忍度,開辟“綠色通道”,與合作擔保機構一道,解決疫情防控相關企業緊急融資需求,支持小微企業渡過難關。
一滴水里見太陽,一件事中見精神。恩施高新區發放的首筆新型政銀擔貸款只是2020年以來湖北省再擔保集團與合作擔保機構共同助力穩企業保就業協奏曲中眾多音符中的一個。十堰政信擔保簡化反擔保措施,降低企業融資門檻;鄂州中小擔保為應急生產提供個性化的金融服務;神農架中小擔保對疫情防控相關生產的中小微企業及疫情防控重點保障名單企業,提供最高額度貸款增信;宜都豐源擔保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小微企業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取消反擔保抵質押要求;松滋金財擔保簡化審批流程,全力保障重點企業生產資金需要。
數據顯示,在疫情防控最關鍵的2-3月份,湖北省再擔保體系合作擔保機構累計為企業提供融資擔保金額逾25億元,其中納入再擔保金額15.5億元,無抵質押融資擔保金額超過10億元。
2018年底,湖北省新型政銀擔合作機制開始推廣,業務規模不到7000萬;2019年底,業務規模達到66億元;2020年,全年新增業務規模176.2億元,較2019年增長1.7倍;2020年底,全省再擔保在保項目突破2萬筆大關,達到20902筆,在保余額達到182.36億,增長1.7倍。支小支農主業突出,支小支農項目占比高達98%,單戶500萬元以下的項目占比高達74%。
精準發力 確保小微企業應貸盡貸
湖北是制造業大省、科技大省,農業大省,小微企業眾多,面對疫情對實體經濟帶來的沖擊,如何讓小微企業“滿血復活”,做好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尤為重要。
2019年11月29日,武漢保麗量彩科技有限公司在華夏銀行武漢水果湖支行申請,并由湖北國創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提供擔保的200萬元流動資金貸款成功放款,標志著湖北省再擔保集團首筆“再擔科創貸”業務成功落地。
針對科技型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面向科技型小微企業或其實際控制人、股東、高管、技術骨干開發了“再擔科創貸”產品,以信用保證、股權質押和知識產權質押為主要反擔保措施,不要求企業實物資產抵押,已累計為東湖高新區34家科技型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擔保7450萬元。
武漢明利和豐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明利和豐公司”)是一家位于武漢市江夏區大橋新區的企業。在2016年起步階段,該公司以委托加工的模式進行生產牛肉醬,賣出超4萬瓶,2017年銷售量持續攀升,籌備建廠,同年10月正式投產,并于次年實現了規模化生產。2019年,江夏科投集團旗下夏創資本公司管理的江夏區“撥改投”基金對該公司進行了500萬元股權投資,助力公司發展。同年,明利和豐公司營業收入突破1500萬元。2020年疫情期間,明利和豐公司作為武漢地區復工復產代表企業被央視報道。9月份,受疫情影響該公司遇到短期流動資金不足難題,急需資金采購原材料。江夏科投集團旗下的夏創擔保在了解到上述情況后,通過與交通銀行江夏支行、湖北省再擔保集團建立的新型政銀擔合作機制,幫助其順利獲得300萬元擔保貸款資金,再次助力明利和豐公司經營發展。
2020年疫情發生以來,省再擔保集團攜手夏創擔保通過業務創新、產品創新,深入推進新型政銀擔合作,先后對23家企業出具擔保意向函12450萬元,其中銀行已對13家企業放款7900萬元,有效緩解了江夏區受疫情影響小微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普惠金融首先是一種理念。”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孟加拉鄉村銀行總裁尤納斯教授說:“信貸權是人權。”也就是說,個人應該有獲得金融服務的機會和權利。而現實中,大企業和富裕階層已經擁有了金融服務機會,因此普惠金融的主要任務是為小微、“三農”、貧困低收入群體提供金融服務。而這些群體大多缺少信用和有效抵押物,這個時候就需要融資擔保公司發揮作用,提供增信,以便他們可以從銀行獲得貸款。”在湖北省再擔保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龍看來,小微、“三農”的痛點、堵點在哪里,就從哪里破題,跟進到哪里。
精心服務 業務模式持續創新
2020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最后一年,湖北省再擔保集團落實省委省政府重大戰略部署,及時推出專項產品及合作方案。在丹江口、竹溪、保康、房縣等深度貧困地區推出分險比例更高的“再擔扶貧貸”,業務規模已達2.5億元。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做好農產品出口企業融資支持的要求,在廣泛調研基礎上,推出專項產品“再擔農貿貸”,為隨州、宜昌、襄陽等地22 家農產品出口企業提供了8600萬元專項融資擔保服務。為落實我省金融援疆戰略,省再擔保集團與新疆博州政府、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分別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新疆博州匯業擔保、博州鴻泰擔保納入我省新型政銀擔業務合作。
2020年11月27日,從事大數據業務的武漢數為科技有限公司與另外2家小微企業,共獲得工行湖北省分行、建行湖北省分行發放的360萬元銀行貸款,貸款由省融資擔保集團擔保,省再擔保集團提供再擔保。這是銀擔“總對總”批量擔保業務在湖北落地的首批項目,標志著該業務在湖北正式鋪開。
銀擔“總對總”業務由國家融資擔保基金牽頭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與合作銀行總行共同制定的業務合作方案。“總對總”業務合作設置了不超過1%的年擔保費收取標準,取消抵質押等要求,有效地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為缺乏抵押物的小微企業、“三農”市場主體開辟了一條新的融資通道。該產品以銀行審查為主,擔保體系實施批量操作,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銀擔合作方式,大幅提高了擔保效率,擴大了擔保業務規模,可切實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的難題。在風險責任上,由國家融資擔保基金、省級再擔保機構、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和合作銀行分別按30%、20%、30%、20%的比例承擔風險責任,有效分散信貸風險。
湖北省再擔保集團以銀擔“總對總”業務為重點,加快推動批量業務落地。在主推“4321”新型政銀擔業務的同時,著力推動國家融資擔保基金銀擔“總對總”業務在湖北落地。2020年,實現與工行、農行、建行、中行、交行、中信、光大、浦發等9家銀行和3家合作擔保公司簽約,首批合作授信49億元,工行、建行、農行、交行等業務已落地。地方版“總對總”產品“再擔助力貸”業務順利向部分市縣延伸,為小微企業融資開拓新的渠道。
為順應普惠金融線上化、場景化發展趨勢,湖北省再擔保集團積極會同平安銀行武漢分行、省擔保集團聯合推出的“再擔稅金貸”產品,依托銀行線上信息化平臺,通過銀行與擔保體系共同確定風控標準,根據企業納稅信息自動匹配授信額度,實現了零人工干預,為207家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擔保1.95億元;會同浙江網商銀行、省擔保集團共同推出的“網商助力貸”產品,為3800多家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擔保1.1億元。
增強服務動能 再擔保體系支撐作用日益顯現
加強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是推動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效途徑。金融的需求側是實體經濟,金融的供給側是金融機構、金融市場和金融監管。推動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核心是要解決金融機構的有效供給問題,也就是要以金融體系結構調整優化為重點,優化融資結構和金融機構體系、市場體系、產品體系,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務。在當前貨幣信貸總規模充裕的大環境下,一方面銀行“放款難”,不敢貸、不愿貸,另一方面小微企業、“三農”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這就需要從解決小微企業和“三農”普遍存在的缺信用、缺少抵制押、缺信息著手,通過推進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推廣新型政銀擔合作,創新產品和服務,實現四方分擔風險,有效降低銀行、擔保公司的風險,增強銀行貸款意愿,解決小微企業、“三農”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真正從供給側實現突破,解決金融供給結構失衡問題,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支撐作用日益顯現。截至2020年12月底,湖北省已有69家市縣政府、73家擔保公司加入再擔保體系,其中,當年新準入合作擔保公司16家。各市縣政府空前重視融資擔保體系建設,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擔保公司充分發揮政策功能。全年共有14家市縣新設了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武漢市在原有“4321”分險基礎上將政府分險比例從10%增加到20%,同時制定了保費補貼和業務獎補政策;襄陽、宜昌、荊州、咸寧四地政府把融資擔保作為深化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建設的重點方向,將中央財政獎勵資金全部用于政府性融資擔保公司增資及代償補償;荊門市從2012年起每年對荊門中荊擔保補充不少于5000萬元的資本金,并落實了保費補貼、業務獎補政策;隨州市縣兩級財政各認繳隨州中小擔保公司資本金1億元,按照全市一盤棋的模式在全市開展業務;監利、竹溪、羅田、英山、建始、神農架等地陸續出臺了本級擔保公司盡職免責指引。
湖北省再擔保集團與國擔基金合作進一步深化。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對湖北省再擔保集團2020年開展的業務減免再擔保費,將合作授信額度提升至200億元;將省再擔保集團納入銀擔總對總首批合作單位并單列授信100億元,在授信額度內國擔基金分險比例由20%提升至30%。2020年6月,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對各省級再擔保機構工作進行了綜合評價,湖北省再擔保集團被評為A級,在全國排第7位。2020年12月,國家融資擔保基金編發工作簡報專刊,向全國推廣湖北再擔保的經驗做法。
再擔保體系合作不斷深入。省再擔保集團制定面向合作擔保機構的公司治理、業務管理、內部控制等工作指引,引導合作擔保機構逐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規范業務操作流程,提高市場化運作和規范管理水平。再擔保的功能體現在八個字:“增信、分險、規范、引領”。湖北省再擔保集團積極增信分險,對符合條件的擔保公司代償項目撥付代償補償279.4萬元,對雙方比例分險業務核定獎補258萬元。鼓勵合作擔保公司按協議應償盡償,及時代償補償。進一步規范引領,制定公司治理、擔保業務管理、保后管理、全面風險管理、財務管理、內部控制、薪酬管理等方面共7項工作指引。探索構建再擔保體系治理紐帶,與荊州、宜昌、鄂州、石首、羅田等地5家政府性擔保公司開展深化合作和外派董事試點,探索落實外派董事的一票否決權。大力推動再擔保體系人才隊伍建設,全年組織體系培訓及專題研討座談十多次,啟動了與部分優秀擔保公司的從業人員互派交流計劃。
減負降費 引入金融活水助企業活下去、發展好
在2020年湖北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上,會議提到2021年重點要抓的七個方面工作中的第一件工作就是繼續為市場主體紓困解難。要執行好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落實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安排,啟動小微企業復元重振工程,推動“三減三增”(減房租、減稅費、減成本,增貸款、增服務、增訂單),幫助更多小微企業活下去、留下來、發展好。湖北再擔保集團就延續相關紓困政策作出了安排,包括再擔保費繼續減半,在保項目在銀行和擔保公司同意延期的前提下做到應延盡延。
2020年,湖北省再擔保集團嚴格落實降費讓利要求。再擔保體系內擔保公司對“再擔抗疫貸”專項產品免收擔保費和再擔保費;對服務疫情企業和融資100萬元以下企業免收擔保費和再擔保費;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小微企業,擔保費率降至1%以下,再擔保費減半征收。新信悟中小、云夢澤源、漢川鑫財等擔保公司實行全年免收擔保費政策。2020年,再擔保體系免收擔保費的項目金額為67.9億元,較上年增長16.5倍,占在保余額比例達到了37.2%;在保項目平均擔保費率由上年的0.7%下降至0.4%。
為支持武漢市疫后重振,湖北省再擔保集團積極對接武漢市援企紓困政策,推出了武漢市援企紓困專項服務方案,武漢融資擔保公司通過該項產品實現業務落地1371筆,金額合計8.43億元,平均融資成本不超過5%。聯合宜昌擔保集團及主要合作銀行開發地方專項產品“抗疫信用擔”,為企業提供定制化融資擔保服務。
湖北省再擔保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龍表示,2021年湖北省再擔保集團將更多深入企業,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不僅為企業融資,還為企業融智、賦能,實實在在提升企業的獲得感。
《湖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確定了湖北省“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的區域發展布局,提出了“加快區域創新體系建設”“加快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先進制造業主導、現代服務業驅動的現代產業體系”的發展方向。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增強科技創新支撐能力,堅持創新在發展全局中的主引擎地位”“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湖北省再擔保集團將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融入新發展格局,緊緊圍繞本地政府經濟社會發展重點、產業政策、核心企業供應鏈等,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突出工作重點,提高服務效能。
來源:湖北省融資再擔保集團有限公司
聯系我們
總機:0431-80833950
郵箱:ccrzdbjt@163.com
地址:長春市南關區文昌國際大廈8樓
版權所有:長春融資擔保集團有限公司 吉ICP備20200067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