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園地】百年瞬間丨“東風二號”導彈發射成功
發布時間:2024-11-22 15:01
△“東風二號”導彈
1964年6月29日,我國自行研制的“東風二號”導彈在酒泉發射場點火升空,準確命中1000公里之外的預定目標,從此翻開我國導彈發展史上嶄新的一頁。
紀錄片《東方巨響》:修改設計后的導彈“東風二號”經過17項大型地面研制試驗、105次發動機試車,終于在1964年6月29日發射成功!將軍和科學家們激動地緊緊擁抱在一起,錢學森高興地說,如果說兩年前我們還是小學生的話,現在至少是中學生了!
△首顆國產地地導彈“東風一號”
1960年,我國仿制的第一枚近程導彈“東風一號”發射成功后,由錢學森帶領的導彈隊團隊開始自行設計中近程地對地導彈“東風二號”。1962年3月21日,第一枚“東風二號”在茫茫戈壁進行首次飛行試驗。
△兩彈一星元勛錢學森
發射僅69秒后,導彈墜毀。神舟飛船首任設計師、時任國防部五院一分院設計室主任的戚發軔在現場目睹了這一刻。
戚發軔:眼看著在天上,導彈就失穩了,后面就爆炸了,落到我們這個發射點不遠的地方,我也在現場,所以那個時候對我們打擊挺大的。
△錢學森在發射場
發射失敗后,錢學森第一時間和同事趕往發射陣地。在天寒地凍的大漠中,他帶領大家花了3天收集導彈的殘骸和碎片,一個小的螺絲釘都不放過。錢學森鼓勵大家不要有過多的壓力,更要不怕承擔失敗的責任。錢學森還制定了一個原則:把一切問題都消滅在地面上,導彈不能帶著任何疑點上天。
△“東風三號”在發射場。圖中前排左二為錢學森,左三為聶榮臻
歷經一次次總結和改進,兩年多后,新的“東風二號”再次被運往酒泉發射場,重新發射試驗。
載人航天工程首任總設計師、時任國防部五院一分院設計室主任 任永志:這次一點火,一發射,火箭飛得特別好,筆直筆直地起來,大家都非常興奮。然后飛了一陣之后,它的彈著區就報告,發現彈頭。
“東風二號”的發射成功,終于使中國在首顆原子彈爆炸前夕,擁有了自行研制的中近程彈道導彈。而錢學森一再強調的“把故障消滅在地面”這句話,也成為我國航天事業的一條重要原則和準繩,直至今天。
來源:央視新聞
聯系我們
總機:0431-80833950
郵箱:ccrzdbjt@163.com
地址:長春市南關區文昌國際大廈8樓
版權所有:長春融資擔保集團有限公司 吉ICP備2020006702號